摘要: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诗句作者是谁诗句“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的作者是李白。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出自唐代李白的《古风·其五十九》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诗句作者是谁
诗句“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的作者是李白。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出自唐代李白的《古风·其五十九》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翻译:
碧绿的荷花生长在幽静的泉水边,朝阳把她们映照得鲜艳无比。
清秋季节,一朵朵芙蓉从绿水
中袅袅举起,茂密的圆叶笼罩着缕缕青烟。
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可是谁来举荐她们呢?
眼看着秋霜渐浓,秋风劲起,难免红颜凋谢。
但愿能在王母的瑶池里生长,时时鲜艳,永不颓色。
百花争艳的春天是充满活力的季节,...的夏天是...的季节...(续写)
绿树成荫 生机勃勃
果实累累
银装素裹 充满希望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独幽 什么意思
虞美人 苏轼
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桐荫转午,
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
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
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尽,
伴君幽独。
艳一枝细看取,
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西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
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这是一首抒写闺怨的双调词,上片写美人,下片掉转笔锋,专咏榴花,借花取喻,时而花人并列,时而花人合一。作者赋予词中的美人、榴花以孤芳高洁、自伤迟暮的品格和情感,这两个美好的意象中渗透进自己的人格和感情。词中写失时之佳人,托失意之情怀;以婉曲缠绵的儿女情肠,寄慷慨郁愤的身世之感。
上片以初夏景物为衬托,写一位孤高绝尘的美丽女子。起调“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荫转午,”点出初夏季节、过午、时节、环境之幽静。“晚凉新浴”,推出傍晚新凉和出浴美人。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进而工笔描绘美人“晚凉新浴”之后的闲雅风姿。作者写团扇之白,不只意衬托美人的肌肤洁白和品质高洁,而且意象征美人的命运、身世。自从汉代班婕妤(汉成帝妃,为赵飞燕谮,失宠)作团扇歌后,古代诗人笔下,白团扇常常是红颜薄命,佳人失时的象征。
上文已一再渲染“悄无人”的寂静氛围,这里又写“手弄生绡白团扇”,着一“弄”字,便透露出美人内心一种无可奈何的寂聊,接以“扇手一时似玉”,实是暗示“妾身似秋扇”的命运。以上写美人心态,主要是用环境烘托、用象征、暗示方式,隐约迷离。以下写美人初因孤寂无聊而入梦,继而好梦因风摇竹声而被惊断。“渐困倚、孤眠清熟”句,使人感受到佳人处境之幽清和内心的寂寞。
以下数句是说:美人入梦后,朦胧中仿佛有人掀开珠帘,敲打门窗,不由引起她的一阵兴奋和一种期待。可是从梦中惊醒,却只听到那风吹翠竹的萧萧声,等待她的仍旧是一片寂寞。唐李益诗云:“开门复动竹,疑是玉人来。”(《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东坡化用了这种幽清的意境,着重写由梦而醒、由希望而失望的怅惘:“枉教人”、“却又是”,将美人这种感情上的波折突现出来了。从上片整个构思来看,主要写美人孤眠。写“华屋”,写“晚凉”,写“弄扇”,都是映衬和暗示美人的空虚寂寞和叹惋怅恨之情。
下片用秾艳独芳的榴花为美人写照。“石榴半吐红巾蹙”,化用白居易诗“山榴花似结红巾”(《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句意形象地写出了榴花的外貌特征,又带有西子含颦的风韵,耐人寻味。“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这是美人观花引起的感触和情思。此二句既表明榴花开放的季节,又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它不与桃李争艳、独立于群芳之外的品格。
“秾艳一枝细看取”,刻画出花色的明丽动人。“芳心千重似束”,不仅捕捉住了榴花外形的特征,并再次托喻美人那颗坚贞不渝的芳心,写出了她似若有情、愁心难展的情态。“又恐被秋风惊绿”,由花及人,油然而生美人迟暮之感。“若待得君来向此”至结尾,写怀抱迟暮之感的美人与榴花两相怜惜,共花落簌簌而泪落簌簌。
词的下片借物咏情,写美人看花时触景伤情,感慨万千,时而观花,时而怜花惜花。这种花、人合一的手法,读来婉曲缠绵,寻味不尽。作者无论是直接写美人,还是通过榴花间接写美人,都紧紧扣住娇花美人失时、失宠这一共同点,而又寄托着词人自身的怀才不遇之情。
百花争艳的春天是充满活力的季节;烈日暴晒的夏天是富有热情的季节;瓜果飘香的秋
天是多愁善感的季节;风雪飘零的冬天是纯真圣洁的季节
三角梅什么季节栽培好呢
三角梅喜光,属强光照花卉,一年四季都要给予充足的阳光,若光照不足或在荫蔽环境下,则枝条生长细弱,叶色变淡或脱落,常不开花或花少且不艳。冬季在温室内养护,应经常清洁薄膜或玻璃上的灰尘,以保证室内光线充足。美国学者的报告说明栽培三角梅的环境光度至少要在43000Lux以上才能使其快速生长、开花紧密与苞片着色良好,在较低光线下会有不开花、开花延迟或花朵数较少且所开放的花朵会有苞片变大和颜色变浅的问题发生,严重影响观赏品质,光度若只有全日照下的40%(遮荫60%)则会使之生长减缓且造成开花不良甚至无法开花。三角梅属于非绝对爱短日植物,也就是说较短的日长(日出晚、日落早、夜间长,如冬天)有利于开花(但至少仍要每日光照6小时以上),不过,即使在长日的条件下(日出早、日落晚、夜间短,如夏天),若环境光强度够高,亦能使三角梅开花;例如:在美国南加州的海边每年5-11月长日下(日长11-15小时)也可以有许多的三角梅植株盛开,就是因为该处的地理环境提供很高的光强度。此外,在南半球的夏威夷所种植的三角梅,只要是位于全日照环境下的植株便几乎不受季节日长变化的影响。由此可见三角梅只要光强度足够,即可以抵消长日的不利因素,因此高光强度为一栽培三角梅的重要需求,其可被名正言顺的归类成“阳爱植物”。三角梅爱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条件,不耐寒,大多数品种对7℃以下的低温敏感,短期的低温会使叶片水浸状冻伤,失水出现枯焦并伴随落叶,由常绿变为落叶;持续低温会引发枝条冻干,并逐渐下降到根部,以致最后整株死亡,这就限制了它在我国北方地区的露天栽培。三角梅花芽分化需要光照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在给予短日照条件下,还必须同时给予l5℃以上温度,温度低于1O℃,三角梅花芽分化基本停止,三角梅生长与开花适宜温度为l5℃-30℃,在促成花芽分化阶段,温度较植株培养阶段的稍低,一般昼温18℃-20℃,夜温15℃左右,夏季三角梅能耐35℃高温,生长不受影响,但超过30℃不利于开花。冬季温度不低于7℃,3℃以下叶片易遭冻害。依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在短日照的条件下,日温在30-24℃之间,夜温21℃左右,最适于三角梅的花芽发育至开花,其中开花速率随着日温的增加而提前。在厦门等亚热带地区露地栽培的三角梅在日温35℃至15℃的范围都是具有能力开花,过高的温度营养生长并不会增加,因其太旺盛的呼吸作用消耗过多的养份而致难以开花;如果夜温高于26℃则会抑制开花,但是在长日照的条件之下,较低的夜温(10-15℃左右,致使较大的日夜温差)会促进三角梅开花。冬季室温须维持在7℃以上,方可安全越冬。当强烈寒流带来低于7℃的气温时,会使根部吸收水分的功能严重受阻,即使介质含有很高水分,植株仍停止生长且开花植株的苞片呈现失水而下垂,待温度回升后,才获得改善。夜间温度若经常降至5℃左右,叶子开始大量脱落,进入休眠状态。经研究表明:(1)三角梅的耐寒爱遵循着一定的顺序,4个常见品种耐寒的高低顺序为:光叶三角梅>艳紫三角梅>红色三角梅>斑叶三角梅,另外艳紫三角梅、茄色三角梅、光叶斑叶三角梅、密节三角梅和广州紫色三角梅为三角梅常见的较抗寒品种。(2)从越冬动态来看,早期低温锻炼对品种抗寒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红色及斑叶三角梅品种,初期受冻后叶片失水下垂,随着温度的回升又逐渐恢复,但更深一步的低温(最低温度<3℃),日持续时间过长(4—5d以上),超过了品种可以忍受的低温限度,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冻害反应。(3)冻害一般最初出现在叶片上,表现为落叶,叶片呈水浸状焦黑,接着是顶部嫩梢皱缩,韧皮部变褐,以后延至枝条二级枝-一级枝-主干,最后扩展到植株根部,但在主干基部以上完全受冻情况下,第2年仍可由根茎部重新萌发出新芽,如露地存活的亮叶三角梅、艳紫三角梅。(4)三角梅越冬成活的关键是要使根部得到很好的保护。如去盆地栽,并辅草垫或地膜等保持地温;其次是要提供避风向阳的环境条件,这样其最低气温至少比露地提高3℃或更高,这样极为有限的低温往往是三角梅存活与否的关键;云南等地栽植三角梅时常以原种光叶三角梅作砧木,嫁接红色、斑叶、鸳鸯三角梅,这无疑也是提高三角梅抗寒爱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角梅的水肥管理浇水要科学
科学浇水是保证三角梅正常开花的重要环节。栽培者有时十分勤于浇水,然所造成的结果有二:一者水分严重多于植株的需求和根系的负荷而导致根部腐烂;再者则是水分虽多但仍在植株可以负担的限度之内,但容易有徒长枝的发生,以致使枝繁叶茂却开花稀少,此乃因有过多的养分被送往新生枝条,开花所能分配到的养份相对减少之缘故,因此给予三角梅过多或过少的水分皆不适宜。因此三角梅浇水要科学,即要做到浇水、控水、重浇水三者相结合。一般来说,在夏秋高温时节,三角梅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应保证供水充足,水分供应不足,易产生落叶现象,直接影响植株正常生长或延迟开花,而进入冬春低温阶段后就要控制浇水。营养生长期,每天浇水一次,浇水要做到于每次三角梅盆栽介质表面约一个指节深(约1.5–2.5公分cm)的介质完全干燥之后,再给予充分的浇水直至盆底有水流出,保证枝叶正常生长;进入花期时,浇水要及时,土壤应保持湿润,水量要适宜。如水给的过多,会导致枝叶长得茂盛而不开花或少开花。开花期间应避免淋雨或减少水分供给,保持干燥而叶片不枯萎,花苞才能持久不脱落;花期过后,适当减少浇水次数,因为连续花期后,植株体内养分消耗过多,叶片大都白化脱落,若浇水过多,土壤过湿,会使根部腐烂。
施肥要得当
虽然三角梅为耐贫瘠植物,然要生长开花良好,合宜的肥培管理亦是重要的环节,盆栽三角梅因根部生长于有限的空间,基质本身供给植株的养份较少,另外三角梅开花多,花期长,养分消耗多,加之盆土有限,一定要定期补充肥料,因此肥培管理更显重要。施肥时要注意,当施用氨肥过多时会明显地促进营养生长,植物的花芽分化则会受到抑制;当施用磷肥过多时,则能够促进植物的花芽分化;钾对碳水化合物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施用较多时,能够提高所栽种植物的碳氮比,这样便会促使它们进入生殖生长状态。三角梅作为需水量很大的植物,施肥以腐熟的有机液肥为佳,也可施用N、P、K三元复合肥,适当配施Fe等微肥。春季换盆时施足基肥,根据花盆大小,每盆施10至20克腐熟饼肥或鸡粪土,栽后半个月施第一次稀薄的液肥,出温室后追施速效氮肥1至2次,进入生长旺盛期,还要每一个月追施一次沤熟的饼肥水,外加适量的硫酸亚铁(以防植株叶片白化)。氮肥可用人粪尿或腐熟豆饼水,加水1倍施用,施肥浓度要适宜,避免浓度过大而损伤根系,引起肥害,浓度过低使所需的营养供应不足,影响植株正常开花,一般速溶爱肥料控制在0.5-1克/公斤。当叶腋出现花蕾时,可多施磷钾为主的肥,忌氮肥,以免植株徒长而影响开花,磷肥可用挪威产的复合肥,施用时要靠盆边施放,每次定位放一个方向,下次换施不同方向。距花期30天要及时施有机质肥料,最好施花麸粉,另可追施0.3%-0.4%KH2PO4混合5000倍云大-120两次,开花前可增施2-3次速效磷,以利花色鲜艳,增加商品价值。在对肥料需求上,一般红花三角梅较紫花三角梅喜肥,红花三角梅每年施肥4-5次,生长期和花期约一个月一次,休眠期约三个月一次,以复合肥为主,开花期时,需要养分多,因此开花前要依开花要求,增施磷肥2-3次,平时勿施太多的肥料,以免枝条疯长而不开花;而紫花三角梅每年只需施3-4次肥,第一次在春季温度回升生长旺盛前施肥,第二次在秋末,以复合肥为主,第三、四次依开花时间要求而定。需要注意的是,三角梅对肥料的需求与温度的高低有着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环境温度较高则可多追肥,环境温度较低则要少施追肥。国外学者认为若施用高氮肥的前提下施用较高的钾肥会促进其生长开花,且三角梅对次量元素镁(Mg)与微量元素中的铁(Fe)有较多需求,缺乏时会出现新叶脉间白化的现象,另需注意气温转为冷凉,植株生育缓慢时,尽可能避免施以铵态氮(NH4+-N)为主的肥料。
什么季节挖野杜鹃根?
杜鹃又名映山红、艳山红、艳山花、清明花、格桑花(藏语)、金达莱(朝鲜语)山踯躅、羊踯躅、山石榴、兰荆子等。它分为春鹃、西鹃、夏鹃3个类型。冬天北方买到的多数是西鹃。西鹃也叫比利时杜鹃,是欧洲培养的新品种,它的特点是四季开花,多数是重瓣的。山上的杜鹃多数是春鹃。杜鹃爱喜温暖、半荫、凉爽、通风、湿润的环境。要求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偏酸爱的土壤,pH值在5.0至6.5之间,忌用碱爱或黏爱土壤。适宜生长温度是18-25度,最高耐受温度32度,最低耐受温度10度。野生的冬天可以耐受更低的温度。成活低主要是生长条件不同,野外的土壤、水质、温度、温差、阳光等不同,比较难以适应。
杜鹃根最好在冬季或早春季节进行挖种。 入冬后处在休眠期时可进行挖种,因气温低茵类少移种容易成活,早春3-4月间也能挖种,此间移种成活率也较高。


